专家学者纵论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日,由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主办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2022年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行。会议由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20余所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学会相关领导等与会研讨。
深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相关内容研究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九万表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探索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新时代民族哲学的使命,要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相关内容研究,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社会思想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会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理事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宝贵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路径”为题,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内涵,从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的四条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何生海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本观深刻内涵、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个字来说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再合适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智奎从精神家园及其相关的哲学范畴和观念和怎样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两个问题谈起,呼吁中国哲学史学界同心协力,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邹吉忠表示,新征程上的民族哲学研究,要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在增进共同性、增强融合性上下功夫,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胡海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阐释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科学内涵和有效路径;青岛黄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朝克吉勒图就“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探索”交流阐释;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荆雨立足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观点阐发了共同体的古代文化思想渊源。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萧洪恩、福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教授雷弯山围绕强化历史担当,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基础专题作了主旨发言。
汇聚民族高校研究合力,增进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文东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少数民族传统美德转化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理论深蕴”交流发言中认为,中国各民族传统美德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亚联认为,所谓“费孝通困惑”的产生和走出表明,任何西方理论都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而给出中国答案。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刘成有从何为多元通和、多元通和何为的核心问题的提出出发,引出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普遍性的思考与讨论。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校长唐建荣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注重运用历史史实,尤其是中国革命史实,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引导各民族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会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格·孟和、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杨翰卿、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志明、朝阳师范学院教授乌凤琴分别从促进蒙古族哲学发展以培育蒙古族理论思维的重要性、边疆经学成果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研究论域、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交融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哲学发展作阐释和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洪军从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对东亚国家哲学发展的影响作发言交流。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韩伟新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新征程上,作为民族高校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更好推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之力。(供稿:杜思成)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陈竺:以执政党为师,建设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连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高度关注、持续热议中共二十大,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紧紧围绕中共二十大绘制的宏伟蓝图、确立的奋斗目标和作出的战略部署,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能,主动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即日起,“统战新语”陆续刊发各民主党派中央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学习心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大气磅礴、催人奋进,全面回顾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以来的伟大变革,全面擘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充分体现了包括农工党同志在内的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共同心愿。
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载入新党章,特别是明确“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顺应时代要求、体现全党意志、反映人民心愿。
农工党全体同志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工党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大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迅速掀起学习热潮。立即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中央常委会、省级领导班子和农工党十七大代表培训班,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将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纳入“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重点内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农工党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中共二十大精神统领各项工作。紧密围绕中共二十大绘制的宏伟蓝图、确立的奋斗目标和作出的战略部署,深入践行新型政党制度,紧扣助推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坚持以执政党为师,努力建设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来源: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竺系农工党中央主席)